人形机器人跑半马,刷新的是技术认知|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4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天工机器人冲线完赛,夺得冠军,用时2小时40分42秒,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分获亚、季军。如此一来,天工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半马最强者”。
和人类选手相比,人形机器人在用时上要逊色一些,但首次参加半马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简单。假以时日,谁能说人形机器人就一定跑不过人类选手?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想象。
虽然此次半马开跑后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例如,一参赛机器人在比赛中“累到头掉”,但在被工作人员扶起后依然坚持无头奔跑下去;另一参赛机器人因撞栏被罚——但是,此次半马的竞技过程和比赛内容,依然刷新了人们对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认知。
本次半马,新技术频现。G1机器人事先进行的适赛化升级引人瞩目,而“行者二号队”的双足机器人则展示了肌腱仿生驱动技术,最快能达到每小时8公里的移动速度。种种信息表明,本次半马是机器人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有人说,“人形机器人踏上赛道的一小步,可能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一大步”,原因就在这里。
鼎鼎大名的宇树科技G1机器人也参加了本次半马,但没有进入前三名,颇让人感到意外。换言之,在有众多“大牌”参加的情况下,天工机器人一路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着实不易。正因如此,天工机器人夺冠具有超强的样本意义。
赛道上,人形机器人你争我抢毫不示弱的一幕,带有这样的隐喻: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迭代更新迅疾,每家公司都要拼尽全力方能拥有一席之地。而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大有裨益。
这场属于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享的“半马狂欢”,是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刮起强劲旋风的缩影。今年年初以来,人形机器人异常活跃,书写了诸多纪录:从人形机器人穿上大花袄在央视春晚扭秧歌,到人形机器人在2025 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完成“金刚腿”射门,再到此次史无前例地献上半马“盛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状况,震动人心。当人们以为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转手绢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表现时,人形机器人却不满足现状,继续在求索的天地里创造佳绩。
面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狂飙,我们应该怎么看?
应该说,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没有尽头。正如作家刘慈欣在此次半马前受访所言,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尚未达到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但是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让机器人发展未来可期。
既然发展人形机器人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止,那么我们就该正视现实,对人形机器人多一份包容心,客观理性地接受人形机器人,使之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人类生活场景,为人类产生更大福祉。
一些人心怀“人形机器人会代替我吗?”的忧虑,这不难理解。虽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冲击性,但此时断言“取代人类”未免夸张。人形机器人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但其本质还是人类科学技术的结晶。与其警觉人形机器人频频“攻城拔寨”,不如对人类的技术上限多抱有一份信心。
一言以蔽之,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所演绎的“人机共跑”说明,人形机器人和人类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