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子担当精神!佛职院把思政课堂搬到“救援一线”

0人浏览   2025-05-09 17:24:00

扑山火、排洪涝、做公益……佛职院学子在这堂思政课中看到“以人救人、以心救心”的真实写照。5月8日下午,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对话道德模范 传承时代精神”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上演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以模范事迹为引领,激发学生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据介绍,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成立于2016年,从最初的一支仅有数人的义工队伍,发展成为拥有4千多名志愿者的获民政认证的专业救援组织,以“首批抵达、末批撤离”著称,在近年重大灾害中创下多项记录,被评为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设备区、雷锋精神传承室、好人工作室等展区,那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救援设备展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菠萝救援的初心与坚守,让学子们肃然起敬。思政课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同步进行深化总结,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救援团队从简陋工具到专业设备的变迁,触摸到满墙锦旗背后的集体力量,也感受到了老物件中蕴藏的精神传承。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学习并尝试心肺复苏术技能。

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王治勇现场分享。

现场还邀请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王治勇,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我们经常讲,不努力,不创新,连好事都没得做。”王治勇分享了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经历,以及菠萝救援队在多次抢险救灾中的惊险瞬间。他表示,菠萝救援目前重点开展青少年健康成长板块,在每个周末或节假日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青少年培训班,助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思政课上,同学们积极提问。

队员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也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一个团队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守?学生们怀着好奇而敬佩的心情,纷纷举手提问。“我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好专业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佛职院学生朱文涛说道。佛职院学生谌雨涵了解到王治勇的救援经历后感动不已,也激励了她以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佛职院思政课教师进行深化总结,引导同学们思考。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佛职院思政课教师通过问题链驱动,精心设计了三个话题,包括选择与坚守——从“企业家”到“公益人”的初心密码、奉献与成长——志愿服务如何塑造更好的自己、传承与行动——新时代青年如何续写“雷锋日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深度观察、辩证思考与实践转化能力。思政课教师梁茵表示,把学校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既有理论学习,也有技能提升,更有精神的洗礼,通过义工老师和思政课老师的“双师”引导,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佛职院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引领,健全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场馆研习+产教融合+数字赋能”三维场景,推行“1+N+X”教学模式,通过“寻根・铸魂”、“砺技・报国”、“笃行・担当”等行动,形成梯度化、本土化实践育人链条,全力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展馆、基地、企业,开展劳模、工匠、道德模范面对面交流活动,用好“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庞伟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