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一城山水满城绿
□许金安 张海军
地处秦巴山区伏牛山腹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
全省面积第一大县,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境内耸立着4037座山峰,流淌着2400多条河流。
全省第一林业大县,有林地475万亩,森林覆盖率70.35%以上,其中南水北调水源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0%。

水清岸绿 如梦如幻(聂鑫锋摄)
这就是卢氏的生态底板,有“中国天然氧吧”“中原绿宝石”“豫西后花园”的美誉。
“优势在山水,希望在绿色、在生态!”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说,“守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卢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卢氏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山长制、河长制、林长制,围绕重要山林、河道水系、山泉溪流、野生动物等区域性生态要素,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良好局面。”
护好林
“请尽快灭掉炉火,这里是国有林场,严禁火源进山!”8月11日下午,卢氏县东明镇峰云村,国有卢氏林场草房管护区卢氏古八景“铁岭层云”景点附近,护林员苏晓江制止了一起野外烧烤。
10分钟前,正在巡逻的苏晓江手机提示:山顶的一个热成像重载云台远程摄像机捕捉到了“热点”,他立马骑上摩托车前往。
1975年出生的苏晓江是“林二代”,1991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砍刀和“灭火拖把”,两代人接力守护满山碧绿。
苏晓江不仅是护林员,还是草房管护区林长,与所在地派出所所长(警长),“林长+警长”共同负责59096亩的森林安全。

忠于职守 冒雪勘察(张海军摄)
国有卢氏林场下设9个基层管护区,辖国家级玉皇山、省级塔子山2个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级油松良种基地。林场总面积25.27万亩,分布于10个乡镇,森林蓄积量188.44万立方米。
人防技防,森林无恙。2023年,“数字莘川智控平台”投入应用,通过技术融合,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将森林防火从“单点防控”变为“系统治理”。系统投用后,卢氏县违规用火制止率达100%,火情早发现率提升80%。
卢氏还将全县森林防火相关人员包括各级林长、网格长、网格员、护林员、行业部门人员等共计1700余人统一纳入250余个防火网格,配备“一长三员”(网格长+护林员、技术员、监督员),责任落实到人、到山头地块。
守好水
“北京人喝的就是咱这里的水。”这句话让卢氏人引以为傲。底气来自每年为南水北调供水2.91亿立方米。
卢氏素有“中原水塔”之称,特别是县内长江流域面积达1238.2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主要水源区之一,属老鹳河中游和淇河源头。老鹳河在卢氏境内流长57.5公里,有19条支流汇入;淇河在卢氏境内流长60.1公里,有15条支流汇入。
卢氏着力改善水源区水质,划定县内南水北调水源区334.95公里河湖管理范围,2019年至2021年间累计投入1.66亿元,实施疏浚清淤、清障保洁、打坝护岸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近两年,累计投资1.1亿元,建设了丹江口水库上游水源地安全保障区五里川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管网74.7公里;划定水源地安全保障区6个乡镇禁限养区范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3%,农膜回收率达81.5%。

自由山水 清清卢氏(张伟摄)
老鹳河、淇河出境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两条河流出境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发展好旅游
近年来,随着卢氏“生态立县、‘三生’融合”战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当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四水同治”,实现了水域美景扮靓山城;“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百佳深呼吸小城”等一大批荣誉花落卢氏。
卢氏在持续推动“两山”理念转化的创新路径上,将文旅产业纳入七大产业体系,坚持生态优先,促进文旅融合,不断提升“自由山水,清清卢氏,英雄土地,红色莘川”文旅特色品牌,文旅医养产业快速发展。
推行“景区+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已建成豫西大峡谷、双龙湾、豫西百草园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2个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57个休闲农庄和园区;提档升级汤河温泉度假区、曹靖华故居研学点、瓮城瀑布及柳树湾度假区等景区,建成山水隐庐、千层坊·朴宿里、栖云山居等10个精品民宿。

峡谷漂流 清凉一夏(谢康摄)
在文旅消费大背景下,卢氏将红色景区景点与文旅活动、文旅业态有机融合。按照“以红带绿、红绿相映”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构筑以“红色之旅、生态休闲、药膳疗养、特色民宿”为主要内容的文旅格局,深入实施“红色旅游+研学、演艺、文创开发、非遗文化、康养”“五个融合”措施,积极构筑以“文旅医养一体化”为品牌标识的健康产业体系,持续释放红色文旅消费活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红色城乡与青山绿水相伴的特色景观。
去年,卢氏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就业1.5万人。今年“五一”假期,该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民宿入住率100%,文旅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