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合升降散巧治气虚风热丨名医名方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精华,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机,大河健康报特别开设“名医名方”专栏,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讲述自己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典方剂与独到见解,让广大读者能近距离接触和理解中医文化,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药知识来养生防病,同时为那些正在寻找有效治疗方法的患者提供希望和指引。
——开栏的话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李广
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都有所增加,为风热之邪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中医治疗气虚兼外感风热有独特方法。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微恶风寒,乏力气短,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口渴,微咳,有汗而热不解,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虚。
处方用药
桑菊饮合升降散加减。桑叶15g、菊花15g、连翘12g、芦根30g、桔梗10g、杏仁10g、薄荷6g(后下)、炒牛蒡子12g、僵蚕10g、蝉蜕6g、太子参20g、北沙参15g、甘草6g。
临证加减
发热重者,加柴胡、黄芩以和解少阳,清热透表;头痛者,加蔓荆子、白芷、川芎以祛风活血止痛;咳吐黄痰者,加浙贝母、鲜竹沥、胆南星以清热化痰;咽痛者,加射干、马勃、金银花以清热利咽。
方义分析
僵蚕、蝉蜕为升降散的主药,《伤寒瘟疫条辨》曰:“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桑叶能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以清宣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利咽;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杏仁性苦,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太子参、北沙参益气养阴,扶正祛邪;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辛凉解表、益气扶正之功。
作者介绍:李广,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届仲景精英班国医传人,河南省中医睡眠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张仲景研究分会常委,曾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毛德西、李发枝、唐宋等为师,为唐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共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8部,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