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远离“肠胃危机”,防住胃肠肿瘤的五大秘诀
近年来,我国胃肠道肿瘤发病率持续攀升,且有年轻化趋势,熬夜、久坐、外卖成“帮凶”,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专家提醒,胃肠肿瘤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做好日常防护,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一、吃对食物:饮食就是最好的“防癌药”
1.多吃“肠道清道夫”:全谷物(燕麦、糙米)、绿叶菜(菠菜、西蓝花)、菌菇类(木耳、香菇)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停留。
2.少碰“黑名单”:咸菜、腌制品、加工肉含高盐和亚硝酸盐,烧烤油炸食物产生苯并芘,长期吃损伤胃黏膜。
3.拒绝“无效节约”:剩饭剩菜别强吃,内含大量亚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能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
4.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改掉伤胃的坏习惯
1.定时定量吃饭,细嚼慢咽,避免吃过烫的食物。
2.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损伤胃黏膜,酒精直接灼伤食道和胃壁。
3.动起来,肠道“不堵车”:久坐不动,肠癌风险增加, 科学证明,每天快走30分钟,肠道蠕动速度提升20%。久坐族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简单深蹲或拉伸即可刺激肠道蠕动。
三、肠胃养生指南
1.益生菌不是万能的:酸奶、泡菜可适当吃,但别迷信保健品,均衡饮食最重要。
2.饭后别躺平:散步10分钟促消化,睡前3小时别吃东西。
3.保持好心情: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降低应激激素的分泌,减少对胃肠的不良刺激,维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
四、体重管理
1.肥胖和超重与消化道肿瘤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将BMI控制在18.5-23.9最佳。
2.减重5%-10%,即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炎症标志物和胰岛素水平,成功减重并维持者,其肥胖相关癌症风险降低25%-40%。
3.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精加工食品,用糙米替代白米饭。
五、早筛查能救命
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风险高4-6倍,建议做一次碳呼气试验,阳性者需规范用药根除。
2.肠镜:根据最新健康指南,普通人群应该在40岁时,就开始胃肠镜检查,有家族史提前到35岁,如检查结果正常,每3-5年检查一次,可以把早期病变都扼杀在摇篮里。
3.警惕身体“报警信号”:如果出现长期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突然消瘦、贫血,及时就医。
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效。少点一顿外卖,少熬一次夜,多走几步路,每年做一次体检,就是给肠胃最好的保护。
(张菊香 向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