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系,正在冲击国内酒店市场

0人浏览   2025-04-22 12:06:00

文 | 增长会

上周,同程旅行以24.97亿元收购万达酒店发展旗下万达酒管的消息,引得行业热议;上个月,携程则以2626万元拿下了高端民宿品牌大乐之野67%股权。

OTA对于酒店的动作,再次频繁起来,对于国内酒店市场的冲击,也越发明显。

OTA系酒店正日益壮大

在收购万达酒管之后,显而易见的一个点是,同程旗下的酒店超级矩阵将初具雏形。

同程旅行旗下的酒管业务,主要依托艺龙酒店科技平台展开,本身就有尤为丰富的品牌,包含了雅致酒店、艺龙酒店、美豪丽致酒店、美豪酒店、廷泊酒店、莫林酒店、艺龙安悦酒店等,主要为中高端、中端以及经济型品牌,雅致酒店则是唯一的高端品牌。

而在收购万达酒管后,除了万达酒管旗下的中高端及中端酒店品牌万达美华、万达悦华、万达安悦之外,万达瑞华、万达文华、万达嘉华、万达锦华、万达颐华、万达安柏等诸多品牌,则一次性帮艺龙酒店科技平台补齐了高端板块的“拼图”

入驻艺龙酒店科技平台公司,包含酒管公司、业务中台及会员体系

不止是同程旅行,携程的酒店矩阵,近些年也在逐步壮大。

早在控股大乐之野之前,2018年携程集团就推出了丽呈酒店集团,这个集团在创立初期,瞄准的是高端酒店市场,通过将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高星级酒店结成“同盟”,借助携程集团的大数据分析与服务等,助力酒店进行市场竞争。

正因如此,丽呈将主要目光放在了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单体星级酒店上,并按不同的定位和档次,分为了超高端、高端与中高端三类,并以“轻加盟”的模式输出,降低了投资者前期投入的预期

另一方面,丽呈则联手一批酒管公司共同开发,加速了品牌扩张速度,为中小酒管公司赋能。比如加入丽呈酒店矩阵的漫亭酒店、富士丽雅旗下“季枫”和“富士”等系列品牌;另外,这些中小酒管还与丽呈集团联合发布品牌,比如丽呈集团与富士丽雅酒店集团联合发布旗下高端豪华商旅品牌“丽呈花盛”,与武汉信诚达科技集团成立联合品牌“丽呈江河潮”,与河南桔作酒店集团共同创立联合品牌丽呈文览品牌等等。

这种轻巧的开发模式,使得丽呈的发展尤为迅速,大有逆势而上的姿态。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丽呈集团旗下超高端、高端和中高端酒店品牌共有22个,开业酒店超700家,客房总量突破8.5万间,分布在全国200多个城市。

丽之呈联盟品牌

去年年底,美团成立经营范围涵盖“酒店管理”业务的公司——“成都里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同样引发业内关注,不过具体是否会涉及自营酒店品牌,尚不确定。

实际上,早在2021年就有消息称,美团计划投资酒店品牌东呈国际集团,在东呈集团的上市招股书中,由美团间接控股的公司也确实是东呈集团的股东之一。

酒店正从地产时代,迈向OTA时代?

与OTA系酒店不断壮大相对的,是地产系酒店的逐渐式微。同程旅行对于万达酒管的收购,某种程度上,就像是酒店正从地产时代,迈向OTA时代的冥冥暗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酒店受地产发展影响颇深。

我们曾在《地产酒店,路在何方?》一文中提到,酒店与地产的彼此靠近,几乎是一种必然,一种“商业本能”。在最早期,酒店作为地产配套而得到重视。而在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十多年里,酒店行业也变得炙手可热。

在无比辉煌的大酒店时代里,随着地产增量的不断增加,一座座惊艳的国际高星酒店落地,成为点缀物业皇冠的明珠。

在地产发展驱动下,特别是2011年至2018年,酒店业持续高歌猛进。根据盈蝶咨询统计,2018年中国已开酒店48万余家,1816万多间客房,整体酒店数量规模大约是2003年的50倍。

如果说以2018年为界,前10年的关键词是“增量”,那么2018年之后,受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影响,地产配套的增量酒店开发机会减少,“存量”则成为了主旋律

此时的地产酒店,也早已陆续转向轻资产运营,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以挖掘存量物业的收益优化机会。

与此同时,等待改造、升级、焕新的存量酒店市场,也迎来了对酒店市场关注许久的场外玩家——OTA们

在2018年之前,OTA们也曾涉足过酒店行业,不过,试探意味更浓。

比如2008年,携程投资成立星程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推出了星程酒店品牌;2016年,由携程集团战略投资,经去哪儿网内部孵化而成的旅悦集团,推出了针对民宿客栈市场的品牌花筑;2017年,去哪儿网推出酒店品牌Q+等等。不过这些品牌在如今,大多发展平平。

但到了2018年之后,几乎国内所有的OTA平台都以不同的形式进军到酒店业

前文提到的丽呈酒店集团,就是携程在2018年推出的,也是在这一年,阿里旗下的飞猪则推出了以“智慧酒店”闻名的菲住布渴,这一酒店被寄予成为阿里“新零售”战略试验场的厚望。

但到了2019年,飞猪再度以“菲住”的名义,成立菲住酒店联盟,并将低星单体酒店作为重点收编目标,以联盟共享会员的方式,帮助单体酒店“脱单”。

那两年,OTA推出的酒店品牌,大多与当时尤其炙手可热的OYO轻加盟模式相似,针对低星和中小单体酒店的翻改,如美团推出的美团轻住酒店,携程投资的旅悦集团推出的索性酒店品牌,同程艺龙通过战略投资河马酒店管理公司的形式,推出的OYU(我寓)等等。

酒店行业也并非OTA们信马由缰之地,上述不少酒店品牌在热闹之后,又归于沉寂。索性酒店自2020年之后,便已没有新的消息;OYU酒店官网已无法进入,公众号信息也停留在了2019年8月8日;菲住酒店联盟虽然在开放免费入盟之处,以每8分钟签约1家酒店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到了如今,公众号则停留在了2022年2月4日,没有再更新。

在OTA入局酒店的热潮中,当然也不乏凭借自身实力坚守在牌桌上的选手,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矩阵。

就像前文提到的携程旗下的丽呈集团,同程旗下的艺龙酒店科技,都实现了自己的矩阵布局,向市场密集输送品牌。

尤其是艺龙酒店科技,囊括了同程艺龙将投资及内部孵化的酒管公司,形成了行业中不容小觑的“巨无霸”。

在增量式微,存量深耕的新时代下,地产酒店品牌们依然难以跳出地产下行的困境,“一边卖,一边开”的反哺式发展,终究阻碍重重。如今万达酒管被同程旅行的收购,不由让人猜想,OTA的酒店时代,是否真的到来了?而这个时代,又将带来什么?

国内酒店格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在酒店市场中,OTA系酒店与过去的地产系酒店一样,真正的对手,是那些传统的酒店集团,它们一致构成了如今的酒店行业,对新入局者,自然充满警惕,正如“老钱”面对“新钱”

尤其是“新钱”们的规模正在不断膨胀,以惊人的速度,跻身本土酒店开业规模榜单之中——从这一点来看,国内酒店的排序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写。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OTA系酒店的不断深入发展,凭借“新钱”敏锐的嗅觉与灵活的尝试,更多新的变化也在出现。

一方面是,全链路数字化正在OTA系酒店的尝试下逐渐成为现实。

对于OTA平台来说,其既有平台,又有品牌,消费者从预订到入住到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与用户画像,基本都可以在平台中实现闭环,单店可以依靠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实现经营的提升

就像艺龙酒店科技提供的八大赋能,贯穿了品牌、营销、运营、人才、技术、会员、采购、金融,打通了酒店的生态链。相比起在数字化上仍磕磕绊绊的不少传统酒管公司而言,OTA系酒店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它们的数字化尝试,则无疑能为传统酒管带来一定的启迪。

另一方面,OTA平台们做酒店,也给了不少中小酒管抱团发展的可能。

不同于头部酒店集团有敢于与OTA叫板的勇气,中小酒管对于OTA平台,更多的则是依赖,更甚者,则是“敢怒而不敢言”。OTA系酒店则巧妙地消弭了OTA与中小酒管的对立,而是成为共同发展的合伙人,对于遭遇发展瓶颈的中小酒管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条好出路。

比如山东的漫亭酒店,作为区域型中小酒店品牌,在与丽呈的合作后,实现品牌知名度提升,规模扩张,用近2年时间,从3家直营店发展至11家开业酒店,签约项目数超过50家,也走出了区域。

依托OTA的力量,中小酒管也有了“上桌”的机会,对于酒店行业而言,引入良性的竞争,显然也并非坏事。

纵观国内酒店发展的历程,地产集团以“增量”为关键词,影响了过去二十年的酒店发展模式,OTA们则或许将从“存量”出发,改变酒店业的格局。传统酒店与新锐玩家的面对面交锋时时发生,交锋过后的新纪元,更令人期待!

相关文章